。
京城的茶楼酒肆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些生面孔,他们隐在人群里,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越是人多越方便散消息。
原本一边倒向平宁郡主的舆论,竟然慢慢的变成了中立,最后关于陶皇后的不堪言论也慢慢没了,竟还多了许多赞成之言。
风夫人以为这次能将陶皇后的风评彻底败坏下去,没想到才过了几日,舆论就没再站在她这一边。
她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只好戴了面纱亲自走了一趟茶馆。
“这平宁郡主为国和亲远嫁,实乃大义。”
“那是因为先帝时期大周积弱,不得不为。现如今大周在陛下的带领下,已成为四海之内最强大的国家,咱们的公主、郡主再也无需和亲了,吾皇威武。”
“再怎么说都是为国出力的人,荣归故里,该好生照看才是,怎么能让人家去守皇陵呢?”
“守皇陵有什么不好?那可是为先帝尽孝!依我看呐,这平宁郡主是仗着当初的功劳在要挟呢,不想吃苦只想享乐罢了。”
“不过在这件事情中,皇后娘娘未免太过小气,也太伤臣民的心了。”
“你说这话可得摸着良心,这些年因为皇后娘娘诞育皇子、公主,陛下大赦天下,发放福利,哪一回少了咱们?皇后娘娘让平宁郡主去守皇陵,也是念在平宁郡主对先帝的一片孝心。如此知情重礼的皇后,反被你们说成小气,你们到底有没有心?”
风夫人没想到,花出去的银子最后根本没有达到效果,白白打了水漂。
陶顔言可不知道这几日宫外关于她的传闻,贺锦安很快控制了舆论,又派人盯着风夫人主仆,所有事情都悄无声息的办好了。
临近年节,宫外来的绣娘们紧张忙碌,终于在快过节前的三日,所有宫宇需要的新衣都赶制了出来。
贤贵妃一看这进度,终于松了一口气,等所有宫的衣裳都检查无误送到各宫之后,她爽快地付了工钱。
今年贺萱有孕,外面天寒地冻,昌勇伯府不放心,便阖府都没有赴宴,看着所有人少了贺萱一个,陶顔言有些遗憾。
她的目光扫视全场,看到韩王府带了一个面生的小姑娘过来,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后宫摆烂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