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数学、高数、统计学(2 / 3)

运动路径也十分自然,向着低势方向滑去。

而当李俭没有用强场锁死周围环境,使其他灵机的印象可以穿过竖棒状势场作用在受试灵机上时,灵机的运动方式就变得诡异起来,就像是三体中举出的物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匀的例子一样,灵机就像是一颗被无形的力激发的球,跑出了完全不符合势场限制的路线。

试完单个灵机,李俭往强场锁死的测试场中又丢了一个灵机进去,让两个灵机在一维陷阱中运动。

灵机的运动一下子变得变幻莫测,在场束缚内整体按照单个灵机的方式运动,而两个灵机之间的相关量则变得难以描述。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俩玩意在运动的时候具备起码六个自由度,就算把质心位置固定,这俩灵机也能在场束缚内给李俭整出花活。try{ggauto();} catch(ex){}

哦,没有六个自由度,一维陷阱里这俩玩意只能像是弹簧一样前进,充其量就一个自由度。

李俭摩挲下巴,在心里骂自己白痴。

还是那句话,战斗环境不比探索环境,自己能在测试中心慢慢搓一维陷阱,战斗环境中可不必须是三维空间?就算这玩意没有自旋吧,三个自由度总有吧?

李俭打开势场,将其中一个灵机放出,摆了个三维陷阱出来,看单个灵机运动。

……

灵机运动的复杂度随灵机数量增加、势场形状变化、可运动维度的增加而指数级提升,好消息是这些灵机起码没像物质在量子性比较突出的地方那样表现出隧穿的性质,坏消息是这些灵机的非接触作用比李俭想的还要强烈。

物理中的四大基本力几乎全是短程力,作为长程力的引力相比其他三个短程力的强度,在微观世界完全是忽略不计的——当然,非天体环境的宏观现象大多数时候也不会考虑引力——这就保证物理学家在考虑微观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轻易地舍弃位置稍远的粒子。

所谓的“位置稍远”甚至可以仅仅是几个粒子的距离,这给物理学家研究微观物质,实在提供了极大便利。

不过嘛,有好处就有坏处,简化的模型越是依赖简化条件,之后要提供的补偿修正就越多。

更不用说对四大力统一理论来说,三个都是短程力,一个引力是长程力,这更是一种麻烦。

修仙者就比较惨了,他们没有碰到灵机“长程力弱小”的好处,可以轻易舍弃较远处的灵机对试探中灵机的影响;还不得不面对自己要处理的灵机相互作用中,起码有一个长程力的事实。

在复杂度较低的几次实验中,李俭“出门”便撞上了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问题:三体问题。

这事情不细想显得荒谬,但深入思考后才发现,这玩意确实会发生。

三体问题的构成基础是什么?可以简化成三个质点,相互间有力作用,在几乎无限制的空间中做三维运动。

看看灵机。可以简化成三个质点,相互间有力作用,在几乎无限制的空间中做三维运动。

三体运动是尝试灵机运动解析解中,不可不尝的一环。

李俭被这个问题困住了很久,更准确地说,他不是被困住了,而是在发现灵机在自己的试验场中进行三体运动的时候,人就傻了。

他不会数学,但看过的小说早就告诉他,三体运动起码对人类来说不可解。

这还是在有超算的前提下,李俭本人有超算吗?他脑子能和超算连接在一块吗?都不能,那就没得解了。

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钻研道路上竟然有这样一块巨石横亘在面前后,李俭彻底懵了。他尝试着解决三体运动,但这玩意就是解不出来。在抱着侥幸心理反复尝试了几次后,李俭颓了,打起了退堂鼓,心思渐渐从尝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