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名义上安定,但城外盗匪四起,民心浮动。王世充忙于分封旧部,设官建制,一时间权臣林立,文武相斗,暗流涌动。
赵云飞看在眼里,心里更笃定:这郑国早晚要烂在自己人手里。
一日,他被召进宫。王世充神色阴沉,手里捏着一封密报,开口道:“赵云飞,你可知此信何来?”
赵云飞看了一眼,见封上印着“唐”字,心里立刻有数:“陛下,此乃唐人来书?”
“不错!”王世充冷哼,“李世民在潼关布兵,言要讨我逆命。你可知他兵几何?”
赵云飞沉声答:“唐军号称十万,实不过六万。”
“你怎知?”
“探马所报。”赵云飞笑笑,“唐军行伍严整,不似李密当年那等乌合之众,但也未稳。若陛下出兵得法,未必不能破。”
王世充目光稍缓,问:“你可愿领兵?”
赵云飞抱拳:“愿听调遣。”
——
不日,赵云飞奉命出洛阳,率三千前锋至潼关西南布防。
营中夜风猎猎,他在军帐中展开地图,刘洪在旁嘀咕:“主公,这回是真要打李世民?”
赵云飞盯着地图上的潼关,冷静道:“打?当然要打。但要打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时机。”
“什么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赵云飞把手指一点,“王世充如今要与唐军血拼,若我拖得他军机一缓,等李唐与他两败俱伤,再出手——我们就能立于不败。”
刘洪愕然:“主公要两边都骗?”
赵云飞露出一丝坏笑:“我没骗谁,我只是——让他们彼此相信自己更聪明。”
刘洪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比刀子还险。”
赵云飞看着夜空,喃喃道:“刀子我能接三回,心机这玩意儿,一刀就能死人。”
——
数日后,前线探报如雪。李世民大军已抵潼关,前锋英勇无比,连破两阵。王世充急召赵云飞回援,派他断唐军粮道。
赵云飞带人夜袭渭水渡口,风雪迷蒙。他命人放火烧桥,断唐军补给。战火冲天,照亮了整片山谷。
刘洪惊道:“主公,这火太大了,唐军肯定察觉!”
“我就是要他察觉。”赵云飞盯着火光,冷笑道,“火烧得越旺,王世充就越信我。可他不知道——我烧的不是桥,是他的退路。”
刘洪浑身一震:“您是想——”
赵云飞低声道:“等火势平了,唐军必设伏来袭,我再退一步,让王世充以为唐军来势凶猛,他必乱阵。到时他若败,唐军会留空——那空子,就是我们的天下。”
刘洪半晌说不出话,只喃喃一句:“主公,您这步棋,真狠。”
赵云飞淡笑:“天下哪有不狠的棋。”
夜风呼啸,火光映红了他那双眸子,像燃烧的星辰。
正当他转身准备回营,忽听山下号角声骤起。哨骑疾驰而来,脸色惨白,几乎喊不成声:
“主公——不妙!唐军……唐军提前偷渡渭水!先锋是——秦王李世民亲至!”
赵云飞猛然一震,手中长刀“当”地插入地面。
风声呼啸,火光摇曳,他的目光在夜色中陡然变得锋锐如刃。
——
他低声道:“来了……这回,不是棋,是生死局。”
刘洪瞠目:“主公,咱撤么?”
赵云飞抬头望向被火光映得通红的山谷,嘴角微微上扬:“撤?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他抽出长刀,反手背在身后,语气平静得近乎冷酷:“传令,全军结阵,迎战李世民。”
夜风卷着火焰,吹得猎猎作响。
赵云飞翻身上马,望着渭水对岸那隐隐逼来的唐军旗,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