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江湖体(1 / 2)

得!何大柱瞬间懂了。

以后找个机会,将这幅画拿到小日子那边去拍卖,应该能拍出个满意的价格来。

听这玩意是日货,何大柱也就没有继续当传家宝的念头了。否则,这些古字画按照他家老头的想法,是要传下去的。

可如今得知,这是小日子的东西,还当什么传家宝?不是让人笑话吗?

“得咧!我知道怎么做了。”何大柱咧嘴一笑。

随后,看到楚健从他带过来的七幅画中挑出四幅来。

在场的人,除了沈世杰,何大柱和高起航都以为那挑出来的是精品,或者说真品。何大柱倒也有心理准备,没觉得自己带来的古字画都是真的。

“这四幅是真品对吗?”

沈世杰哈哈一笑:“你们搞错了,这四幅是赝品,另外三幅才是真的。”

说完,他还拿起其中一幅,指点道:“你们看这幅字,很明显的赝品。看这里,看出猫腻了吗?”

李维、何大柱和高起航看了几秒钟,三人相视一眼。

何大柱和高起航不好意思问,只好李维来开这个口。

“什么猫腻?”

沈世杰:“……”

麻了。

“这都看不出?都指出来了。这几个字,出现了两种风格,一位书法家不可能这么干的。”沈世杰解释。

李维还是有点不解。

“一位书法家会两种,甚至几种字体,应该也合理吧?”他不由说出心中的疑问。就好像一名歌手,会几种唱法,不是很正常吗?

楚健笑道:“一位书法家会几种书写体确实正常,但不会在一幅作品上同时展示,那样会显得不伦不类,没什么美感,看着给人乱七八糟的印象。”

这跟唱歌又有所区别。

一首歌中,可以融入几种唱法,比如将传统的戏剧唱腔加进去,加入说唱等等。然而,书法作品却比较忌讳这种做法。

因为书法比较讲究章法。

你用几种写法,那不是炫技,而是给人没有章法的感觉,非常不好。

一位成熟的书法家,通常都不会那样干。

“再说了,除了这一点,该画还有其他破绽,比如这墨迹,这纸张,以及这种书体,都有问题。”楚健补充。

大家顺着楚健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个特别的字,应该是个“马”字,从外观上看,还像一匹马。

“这个字有什么毛病?写错了吗?”李维不懂就问。

反正他也不是古玩行的人,不懂也不丢脸。

“那是江湖体,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沈世杰解释道。

“江湖体”书法与“丑书”、“印刷体”并称为书坛三大“毒瘤”,它们对书法的复兴与发展毫无益处。

我们都知道,“丑书”的“丑”并非中国美学史上的“丑拙”“宁丑毋媚”,而是纯粹的胡涂乱写;“印刷体”虽然工整严谨,但僵化单调,把气韵流动的汉字写“死”了。

至于“江湖体”,分辨起来较难,也最容易蒙混过关。

江湖体的笔画、结字处理夸张无序,既没有古法来源,又没有严谨的法度,给人的感觉是自由洒脱、花里胡哨。

对书法不了解的朋友看了会觉得这些字很有创意,但真正懂书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

“江湖体”书法要么书写工具新奇多变,有的用拖把,有的用木棍,甚至有人用头发;要么就是把书法和绘画结合,比如写一幅“龙腾虎跃”,那么“龙”“虎”两个字就一定能让人看出龙和虎的形状。

还有的“江湖体”相对“保守”一些,但在笔画处理上也有端倪,如捺画、竖画、横画都有一个长长的“颤笔”。

所谓的“颤笔”,也称为“战笔”,书家在写字过程中,笔触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