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这种行为在那个重视忠义和道德伦理的社会背景下,自然是遭人唾弃和鄙夷。
公孙瓒在斩杀刘虞之后,如愿以偿地掌控了整个幽州。此时的他,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变得不可一世起来。他每日沉浸在自满之中,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完全忘记了曾经的初心与使命。不仅如此,他心胸狭隘,对于他人犯下的过错耿耿于怀,哪怕只是一点点小摩擦,也会睚眦必报。
对于幽州那些德才兼备的名门子弟,公孙瓒采取了极端打压的手段,将他们流放到贫苦偏远之地,使其难以施展才华。面对众人的质疑,公孙瓒却振振有词道:“现今这些出身显贵、品德高尚的士族子弟一旦富贵加身,便会觉得这一切皆是理所应当,全然忘却他人曾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公孙瓒所宠信和纵容之人多为平庸无能之辈。其中尤以算卦为生的刘纬台、贩卖布匹的李移子以及经商的乐何当最为典型。这三人和公孙瓒结拜为兄弟,公孙瓒自居长兄,而分别称呼他们为二弟、三弟和四弟。
凭借着公孙瓒的庇护和提携,这三人迅速暴富,家财万贯。甚至有时候,公孙瓒还安排自己的儿子迎娶他们的女儿,以此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而且,公孙瓒常常将他们比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曲周侯郦商、颍阴侯灌婴等功勋卓着之士,似乎完全不顾及双方能力和功绩上的巨大差距。这种荒唐的行为,无疑使得幽州的政治生态愈发混乱不堪。
与刘虞的贤仁相比,公孙瓒简直是相形见绌,他不过是一个只知舞刀弄枪,却对治理地方一窍不通的一介武夫罢了,又怎能获得幽州各方的鼎力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