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妻妾加起来,一共十个人……
孩子们更多,如今已经是一大家子。
顾朝露作为正妻,站在杨一笑的身侧,她目光也眺望小村,眼中有着回忆颜色。
足足看了好半会儿,她声音幽幽的开口,道:“夫君,天很冷,孩子们太小,别一直在风口站着……”
她说着停了一停,目光又眺望一眼,轻声道:“回家吧,让孩子们看看咱家的老居。那两间茅庐,是全家的根。”
杨一笑冲她点点头,抬脚踏雪走向小村。
顾朝露连忙招呼一下,冲着小虎头等孩子挥挥手,语气严肃道:“虎儿,你负责带着大一点的弟弟妹妹,作为家中长子,你要紧跟父亲。”
“凡是男娃,加入队列,如果想玩雪,今后一段日子随你们玩,但是今天不行,谁也不准胡闹。”
“听好了,对族村恭敬些!”
“这是咱们杨氏的根。”
“女孩子们跟着母亲走,姐妹们跟着我走,至于我,跟在嫂嫂后面。”
“规矩已经说了好几遍,我不希望今天有人犯错,否则的话,别怪我执行家法。”
伴随着顾朝露的吩咐,全家列队也开始动身,此处距离村口只有百步远,唯一的一条小路故意没清扫积雪,踏上去咯吱咯吱的不断发出响声,每个人的步履都显得颇为蹒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杨一笑走在最前,小虎头紧跟其后,再后面则是天赐等人,都已经是十岁的大孩子。
除此之外,还有小的,凡是男娃都要跟着行走,哪怕踉踉跄跄也不允许母亲抱着。
幸好小虎头等孩子懂得疼爱弟弟,于是几个大的都用手攥紧小一点的,领着慢慢向前,渐渐进了村庄。
……
如今的杨家村,依旧保留当初的样子。
民居破破烂烂,苫的乃是茅草,由于天降大雪的缘故,每一座小屋都被雪花覆盖。
杨一笑忽然伸出手,指着不远处一排大屋,对小虎头问道:“虎儿,还记得那里吗?”
小虎头抬头看去,立马脆声答应,道:“父皇,儿臣记得,那是青竹酒坊,咱家最早的产业。”
杨一笑‘嗯’了一声,语气颇有感怀意味,道:“那一年,为父认识你们刘伯伯,我花了一锭白银,买了两大瓮酒,回来之后,被你们大娘拎着棍子追打……”
他说着摸摸胳膊某个位置,转头冲着后方的大嫂喊了一声,道:“嫂子,你那天打的狠啊,我到现在还记着,一想起来就打怵。”
不远处传来大嫂的声音,明显也有着感怀意味,道:“不打了,不打了,二弟,你长大了。”
杨一笑继续往前走,带着孩子们站到酒坊的门口。
他忽然又转头回去,冲着女眷之中的唐绣娘喊了一声,道:“绣娘,还记得吗?当初咱家能搞出这个产业,是因为岳母给了我一锭银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你的嫁妆啊。”
唐绣娘的声音传来,笑着道:“夫君您可别说再提啦,这事现在都传成笑话了。我娘看您长的俊秀,见面就塞给一锭银子,那时候没定亲呐,妾身想起来就脸红……”
随即就听女眷们嘻嘻哈哈,纷纷调侃打趣道:“你会脸红?你巴不得一口把夫君吞了。”
唐绣娘连连呸了几下,和姐妹们吵闹起来。
小村之中由于多了女眷们的欢笑,开始由寂静变得活泛起来。
杨一笑继续往前走……
途经某个小院的时候,他再次回望后面的队伍,远远喊道:“树根哥,当初你家的日子最红火啊,看看,这小院造的多坚实。”
杨树根的声音立马传来,笑呵呵的道:“被你一说才发现,竟然已经到家了,哈哈,哥哥我就不跟着大家继续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