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邺城,便径直前往袁绍营帐,将襄阳城中所发现的这一重要蹊跷,毫无保留地告知袁绍。袁绍听闻后,眼中瞬间闪过一抹阴鸷的光芒。此时的袁绍,正全力谋划着攻灭曹操,而许攸带来的这个消息,宛如一把利刃,让他看到了进一步搅乱局势、扩大战果的契机。
袁绍与许攸迅速商议一番后,当即决定,在全力攻曹的同时,暗中派出大批训练有素的刺客与死士,秘密奔赴襄阳。这些刺客与死士皆是袁绍精心培养的,个个身手矫健、心狠手辣,他们肩负着一项极其隐秘且危险的任务——对付先帝遗孤。
袁绍心里清楚,一旦先帝遗孤遭遇不测,刘备与刘表之间脆弱的联盟必将瞬间崩塌。刘备定会将矛头直指刘表,而刘表也会陷入慌乱与自责之中,如此一来,荆州内部必然大乱。届时,袁绍更是可以趁乱进一步削弱各方势力,为自己称霸天下的宏图大业扫除障碍。
在刘备出征在外的这段日子里,襄阳城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赵云与身负暗中保护先帝遗孤重任的王越,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有一股不寻常的势力正试图对先帝遗孤不利,一场看不见的保卫战悄然打响。
接连好几批神秘的刺客与死士,如同鬼魅般潜入襄阳城,目标直指先帝遗孤。赵云和王越凭借着卓越的武艺与过人的智慧,一次次在千钧一发之际识破并击退了这些暗杀者。每一次交锋都惊险万分,刀光剑影闪烁间,不知多少刺客倒在了他们的剑下。
然而,令赵云和王越困惑不已的是,他们始终没能弄清楚这些刺客死士究竟来自何方。种种迹象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刘表。毕竟,先帝遗孤的存在,对于刘表而言,或许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猜测,是不是刘表内心深处无法容忍先帝遗孤的存在,担心其成为日后的变数,所以才暗中派人来行刺。
赵云心急如焚,可刘备尚未归来,他深知此时不能轻举妄动。若贸然行事,不但可能会破坏与刘表之间微妙的关系,更有可能让先帝遗孤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无奈之下,赵云只能选择隐忍,在暗中继续严密守护着先帝遗孤,同时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各方动静,试图找出幕后真凶。
这段日子里,赵云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波涛汹涌。他时刻担忧着先帝遗孤的安危,也对局势的发展充满了忧虑。每一次夜晚的巡逻,他都格外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而王越同样如此,两人默契配合,如同两把无形的大伞,为年幼的先帝遗孤遮风挡雨,抵御着一波又一波来自暗处的危机。
暗中主导这一切的许攸,望着一次次刺杀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挫败感。但他并未就此气馁,反而凭借着自己那过人的智谋,决定另辟蹊径。他深知,正面的刺杀难以成功,便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隐蔽的角落。
许攸不再执着于派出那些身怀绝技的刺客谋士,而是将心思转到了刘封府上。他精心策划,派人悄悄渗透到刘封府上的侍女当中。这些侍女每日在府中进进出出,负责着府中的日常事务,若能将她们收买,无疑能为刺杀先帝遗孤提供绝佳的机会。
许攸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通过各种隐秘的手段,逐步瓦解侍女们的防线。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侍女渐渐被他收买。这些侍女开始按照许攸的指示,悄然在先帝遗孤的饭食里下一种特制的慢性毒药。
这种毒药极为隐秘,服下后,先帝遗孤只是一天天变得不太精神,外表却看不出任何明显的异常。起初,赵云和王越并未察觉到异样,只当是孩子偶感不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帝遗孤的精神愈发萎靡,赵云和王越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深。
赵云眉头紧锁,看着先帝遗孤日渐憔悴的模样,心急如焚。他与王越暗中观察,却始终找不到原因。“这孩子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