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迈着沉重的步伐,在通往营帐的路上,心中的无奈与埋怨如潮水般翻涌。他忍不住暗自腹诽袁术麾下的第一谋士阎象,若不是此人,自己何苦在这各方势力间疲于奔命。
那天,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袁术听闻马超在汝南的动向,顿时暴跳如雷,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猛地一脚踢翻了身旁的矮凳,怒吼道:“马超这小子,也敢来挑衅我?我定要让他知道袁家的厉害!” 一众谋士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时,阎象却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神色冷静,声音沉稳:“主公,且慢动怒。依在下之见,此时与马超和谈,或许才是上策。”
袁术一听,更是火冒三丈,瞪大了眼睛,指着阎象的鼻子骂道:“你说什么?和谈?我袁家四世三公,岂会怕了他一个小小军阀?你莫不是被他吓破了胆!”
阎象不卑不亢,微微拱手,继续说道:“主公息怒,容我细细说来。如今咱们在豫章郡战事吃紧,兵力分散本就大忌,若再与马超全面开战,分兵应对,实在非明智之举,恐怕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袁术冷哼一声,虽未言语,但神色稍缓,似是在听他继续说下去。
阎象见状,接着道:“再者,马超素有勇猛之名,麾下兵马也不容小觑。况且他与天子因皇后之事暗生龃龉,早已朝野皆知。如今他出兵,想必也有所顾虑。只要咱们能给出合适的条件,或许就能避免一场大战,甚至有可能将他拉拢过来,成为咱们的盟友,壮大势力。”
袁术皱了皱眉头,神色有些动摇,不过仍未表态。
阎象趁热打铁,说出了关键的第三点:“退一万步讲,哪怕和谈不成,咱们也可借送礼之名,向朝廷释放一种假象,让朝廷误以为马超已与我们暗中勾结。如此一来,朝廷必定会对马超心生猜忌,动摇对他的信任。此乃一石三鸟之计,还望主公三思。”
袁术沉默良久,在厅内来回踱步,最终狠狠一甩袖子,说道:“罢了,就依你所言。”
袁胤想到这里,无奈地叹了口气。要不是阎象这番力排众议的劝解,袁术根本不会有和谈的打算,自己也不用这般辛苦。如今,这场艰难的和谈重任落在自己肩头,前路未卜,他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
袁胤稳步来到营帐前面,并未瞧见想象中那刀剑林立、戒备森严的景象。营门前的守卫神色平静,仅例行公事般简单检查后便放他通行。踏入营内,四下静谧,偶有兵器碰撞声在空旷营地回荡,更衬出肃杀之感。
袁胤深吸一口气,努力镇定下来,脑海中迅速回顾事先准备好的言辞与策略。他明白,接下来与马超的会面,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稍有差池,和谈失败不说,自己性命也堪忧。
沿着营中通道前行,两旁士兵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他这个外来者。很快,袁胤来到主帐前,帐帘缓缓掀开,一股温热气息扑面而来,其中夹杂着淡淡的茶香与营帐内特有的烟火气息。
抬眼望去,马超高坐主位,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徐庶神色淡然,手中轻轻摇着羽扇,脸上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鲁肃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审视与探究。在军帐下首,马超的战将们分侍于两侧,个个身形魁梧壮硕,久经沙场的凛冽气势扑面而来。他们眼神坚毅,手中紧握兵器,锐利目光仿佛能洞察一切,仿佛下一秒就要奔赴战场,强大气场令袁胤心头猛地一紧。
袁胤定了定神,恭敬行了一礼,说道:“在下袁胤,奉兄长袁术之命,特来与马将军会面,共商要事。”他声音虽平稳,可只有自己知道,此刻心跳如雷,手心早已紧张得满是汗水。
马超饶有兴致地看着袁胤,并未言语,脸上那玩味的神情,好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