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咱们把这些都弄好,四合院肯定焕然一新。”
孩子们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院子里认真地捡着垃圾。小宇看到地上有一片小小的纸屑,赶紧跑过去捡起来,放进垃圾袋里,还得意地对婷婷说:“婷婷,你看我又捡到一个垃圾,等下看谁捡得多。”婷婷不甘示弱:“我肯定比你捡得多。”两人你追我赶,倒也为忙碌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童趣。
经过大家一整天的努力,四合院终于焕然一新。杂物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光洁如镜,门窗明亮得能映出人的影子,室内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院子里还摆放了几盆刚刚搬来的月季花,粉色的花朵娇艳欲滴,为四合院增添了一抹亮色。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准备就绪时,麻烦事又接踵而至。负责制作牌子的厂家突然打来电话,称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出了问题,原本承诺的木质材料无法按时供应,这意味着牌子可能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
赵刚一听就急了:“这可怎么办?儿童活动区域马上就要开放了,没有牌子介绍传统玩具和四合院文化,那多可惜啊!”
刘梅也有些着急,但她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大家先别急,我马上联系其他厂家,看看能不能找到替代的材料,尽快制作出牌子。”
刘梅迅速在网上搜索相关厂家,一家一家打电话询问。然而,大多数厂家都表示近期订单已满,无法承接加急订单。好不容易找到几家有能力制作的,却又因为距离太远,无法保证按时送达。
周胜看着刘梅焦急的样子,说道:“刘梅,你先歇会儿,我也帮你一起想办法。对了,咱们问问社区,看他们有没有认识靠谱的制作商家。”
赵强也说:“是啊,说不定社区能帮上忙。而且咱们也可以在四合院周边打听打听,说不定有一些小的手工作坊能做呢。”
于是,大家兵分几路。刘梅继续联系网上的厂家,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周胜去社区寻求帮助;赵强和赵刚则在四合院周边的胡同里四处打听,询问有没有能制作木质牌子的手工作坊。
周胜来到社区办公室,向社区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十分重视,立刻帮忙联系了几个之前合作过的广告制作商家,但可惜的是,这些商家也都无法满足四合院的紧急需求。
赵强和赵刚在胡同里一家一家店铺询问,走了十几条胡同,问了几十家店,却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手工作坊。就在他们有些灰心丧气的时候,赵刚突然想起,之前在一个朋友那里听说过,在离四合院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一位老木匠手艺精湛,或许他能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立刻按照朋友提供的大致方向寻找。那条小巷子十分隐蔽,他们找了好久才找到。走进小巷,只见一家老旧的院子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木工坊”。两人心中一喜,赶忙敲门。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打开门,疑惑地看着他们。赵强赶忙说明来意:“老师傅,我们是附近四合院的,想制作一些介绍传统玩具和四合院文化的牌子,现在时间紧急,您这儿能不能帮忙制作啊?”
老师傅打量了他们一番,说道:“制作牌子倒不是难事,只是我最近手头也有些活儿,时间上可能有点紧。”
赵刚急忙说:“老师傅,您看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这对我们四合院来说特别重要,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呢。”
老师傅犹豫了一下,看着两人诚恳的样子,最终点了点头:“行吧,看在你们这么用心的份上,我就接下这个活儿。不过材料得你们自己想办法,我这儿没有合适的木材。”
赵强和赵刚大喜过望:“没问题,老师傅,材料我们来解决。您看大概多久能做好?”
老师傅思索了一下:“如果材料及时送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