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天下群臣同联合(2 / 4)

三国:兴汉 红落 4665 字 20小时前

显山露水,而且中青代俊杰极多,后事可期。

至于益州人赵温,兖州陈留人蔡邕,冀州人田丰等,虽然势力也不差,但远远没有达到和这两大派系抗衡的能力。

贾诩这边一表态,荀彧还没有什么表情,荀攸的脸色却是一变,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不过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人,并没有理会贾诩和马宇。

什么尚书令不尚书令的,什么五官中郎将不五官中郎将的,老夫现在说到兴头上,怎么能停下来。

只见蔡邕依旧急赤白脸的说道:“巍巍大汉,儒风浩荡。

昔贤圣作,德泽绵长。仁义为本,礼智为纲。

道德之辉,耀于八方。

忆昔仲舒献策,独尊儒术。自此大汉,文运隆昌。

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伦理既正,家国以宁。

今陛下欲废儒道,臣心忧惧。

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夫儒者,如明灯之照夜,似砥柱之安澜。可正风俗,可育贤良。

《礼》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易》云:‘君子以厚德载物。’

儒道之重,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陛下当深思之,勿轻弃之。

愿陛下回心转意,重兴儒道。

使天下之士,慕德向义。

四海之内,皆为礼仪之邦。臣诚惶诚恐,稽首再拜。”

却是激动之下,直接作起了文章。

这个时候,其他人早都冷静下来,贾诩率先开口,已经简在帝心,他们若是再絮叨不休,岂不是变得和蔡邕一样迂腐。

但人蔡邕迂腐,那也是有资格的,海内大儒不说,怼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迂腐,他迂腐起来,也就没人觉得有问题。

现在要是贾诩之类的在这里迂腐,那就是演戏了,要是皇帝看你不顺眼,治你一个欺君之罪,你也没话说。

“啪!” 就在这时,一个茶杯掉在地上摔碎的声音猛然响起。

这声音极为响亮,连门口的赵云和吕布都被惊动,咔咔咔的跨步进来。

他们身上穿着精密的甲胄,金属叶片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而其他人的目光也都迅速转向声音的来源,原来是蔡文姬旁边的赵淳,不知怎的,他面前的茶杯掉落在地。

这一番动作下来,正在激动的蔡邕也瞬间冷静下来。

他的目光先是看向蔡文姬和赵淳,又转向吕布和赵云,神色惊疑不定。

赵云身高八尺有余,按照后世的度量衡,约在一米九左右。

他姿颜雄伟,再加上那厚厚的甲胄,看上去更显虎背熊腰、魁伟不凡。

而吕布的身高,比赵云还高!

他因立了大功,却从平南中郎将降到虎贲执戟郎,还在赵云麾下任差,本就心中不爽,所以此刻一脸阴沉,更显骇人。

不过,与后世的一些形象相契合的是,吕布终于拿起了方天画戟。

实际上,在战场上,他使用的是矛、弓箭和环首刀。

这两人大步跨进,吓得一桌子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甚至有人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

不过两人明显并不是来拿人的,赵云的目光扫到地上的茶杯上,脸色顿时严谨下来,一手挎着腰,一手按着腰间宝剑。

吕布见状,同样如此。

这时,赵淳才反应过来,连忙亲自离了座,去呼唤小黄门过来打扫碎掉的茶杯,还有那些红色的的茶叶。

口中还念叨着:“可惜了这极品的大红袍!”

显然,这茶杯也不是赵淳自己丢的,不过他有点懵,因为他知道茶杯是谁丢的......

而且最近发生的事情,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