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世界最典型的例子:一位拥有24个人格的存在!(3 / 5)

听到这里,张真源若有所思。

嘶~

这么一说的话,好像还真挺有道理的。

就正常人来说。

通常从小到大肯定会有那么几个朋友的,就算是再内向,再不爱说话的孩子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负面的情绪可以向向朋友,甚至可以向网络上的虽然不认识,但是互相之间也聊得很来的网友们抱怨,甚至还可以发发空间说说,发一发朋友圈,抱怨两声什么的。

那么…

对于多重人格患者这一类的人来说,在从小的高压情况之下长大的他们,朋友恐怕是……说成是屈指可数也不为过了。

至于手机?电脑?

这种可以认识到更多人的小工具……就别说是那个年代了,就说现在这年头,就有好多人一天叫喊的是游戏毁灭世界,游戏毁灭孩子,手机毁灭了孩子啥的呢!

所以在一直只有一个人的基础上,负面情绪没有办法向外界排出,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入口,那么自然而然,这个幻想中的游戏伙伴就会越来越重要,接纳的越多,承受的越多,这个本来是处于幻想中的人格,也就塑造的越完美,越立体了。

想到这里,张真源的表情一时之间有些复杂。

怪不得师兄说与其由其他因素所影响的,但是更多的是由家庭环境所影响的呢。

就说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不疯不变态,那都是运气好吧?

毕竟……

不是谁都能在高压的环境下安安稳稳的成长到大的,甚至还能跟个小太阳一样的,乐观自己,温暖他人。

那种的真是太稀奇了,说成是奇迹中的奇迹,也差不多了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会强烈的要求表现出自己,而他就会周期性的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

肖尧意味深长的,接着继续说道。

“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内接管了主体人格时,他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就会变得无比明显。”

“很多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表现,比如说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的是其他人的话,就会导致做出一些攻击他人的行为,甚至是发生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而这种后继人格的指向,如果是主体人格的话,便会出现自残或者是自杀的行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多重人格的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这个概率……可不算太低呀。”

“举个书本上的例子吧,你应该还没看到呢。”

肖尧缓了缓后继续说道。

“国外曾经报道过一例患有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字叫做南希,这个姑娘身上一共有三个人格,除了最常见也是最经常出现的人格南希之外,还有凯蒂和莉莲两个人格。”

“南希胆小怕事,常常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生活中依赖性也很强,凯蒂对南希和莉莲的存在是一无所知的,似乎是在一个较为黑暗的地方生活,而莉莲则表现得非常的狡猾,迷人和世故,他对南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是有所了解,”

“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他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在愤怒中拿起刀子杀害了母亲,但实际上南希本人是虽然有这种冲动,被愤怒所支配了,但并没有做出实际行为,所以他母亲其实至今也依旧存活着,安然于生活在世界上,但是对于凯蒂而言,在他的世界观之中,他就一直以为自己杀害了母亲,莉莲则是南希生第2个孩子的时候分裂出来的人格,因为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他们说是南希的丈夫出轨了,这个消息令南溪大为震怒,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