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正街东9道巷小葫芦胡同,打南边数第三家门店,“渔港小仓”,网红店,偌大一座丽津城仅此一家,其它地方再无分店。
店主是个六十往上的老头,夫妻店,平时主要靠老伴在旁帮衬,老头膝下一儿一女,眼下都各自成家多年,儿子在一所中学教书,不是大三门,平时空闲时间较多,没事就上店里帮衬一下。
女儿在市里一家挺大的律所当律师,之前跟齐悦薇打过几次交道,人挺本份不过没什么才干,靠着兢兢业业从不出差错一直混到现在,看其为人还算朴实,齐悦薇偶尔会关照她一二,因为她的缘故,齐悦薇在老张家开设的“渔港小仓”吃了几回风味特色面,印象深刻!
边沐他俩来得有点早,楼上不清楚,楼下只零零星星坐着几位上了岁数的食客,看其举止,应该是那种一碗早餐面一吃几十年的老客儿,忠实铁粉。
店老板女儿这会儿没在店里帮忙,她弟弟正忙着给锅里添加高汤,见齐家大小姐忽然驾到,他连忙麻利地捏了一块干净抹布擦了擦手,快步走到齐悦薇跟前客气了几句。
老板娘知道齐家大小姐的身份,招呼了一声老伴儿,二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异口同声跟齐家大小姐客气了几句。
店老板儿子,那位张老师拾掇了一张靠里面点的餐位招呼边沐他俩落了座,另外还特意给二人换了壶好茶。
边沐跟着店老板儿子上摊前自己选配菜码,所谓菜码主要就是些梭子蟹、皮皮虾、熏鱼块……之类的海货,另外还可以选金针、木耳之类的佐料,面条是老张家不辞辛苦自制的空心面,备选项是别处购买的鱼粉,所有海货轻油略煎一下铺陈到面上面,最后浇之以张家秘制的高汤,一碗香喷喷的所谓海鲜面也就上桌了。
遵照齐悦薇的意思,边沐点了一碗豪华大碗海鲜面,碗体轻薄还挺深,就边沐那饭量吃这一碗差不多也就饱了,墙上明码标价,一碗就卖210元呢!小贵!
边沐他俩一人拿一小碗像吃火锅一样分吃那碗豪华海鲜面,据说是一种眼下正在流行的“情侣”吃法,清晨的秋意多少有些寒凉,二人热热乎乎、有说有笑地吃着风味小面,顿时显得亲近了许多。
边沐天生生就心机深沉那种性子,不然的话他也不大可能在新中医的探索之路上渐深渐远,不过……谈情说爱的时候,他就显得木讷多了,喜怒哀乐轻易不形于色,有时候,齐悦薇还真挺烦他的。
“你怎么没点皮皮虾呀?!他们这儿的皮皮虾可是我的最爱呢!”吃着吃着,齐悦薇故作嗔怒地来了这么一句。
“皮皮虾五月下旬就绝迹了,就算人工饲养也已经错过时令了,这阵子能吃到的多数都从冷库批零的,虾寒叠加上冷库之寒,容易伤胃气!”
“天呐!吃口面还这么多讲究,累不累啊!”
“想到了就注意一下,这种熏鱼块火候掌握得正正好,多吃点!”说着话,边沐用公筷给齐悦薇多夹了两块。
那位张老师另外附赠了两份三宝泡菜,据说是老板娘娘家秘传,六样配一份,平时收费35元,也是小菜里的“贵族菜”,小贵!解腻、爽口,确属上品,边沐吃着挺好,想着这家人一年下来,辛苦归辛苦,税后三四十万的利润应该还是有的,正所谓小店大利润,不显山不露水的也蛮好的!
二人正吃着呢,边沐就听着背后两位老年男子聊起了体检的事儿。
“最近血色素上来点没?”其中一位问另外一位。
“唉!说来奇怪得很!这么多年了,还是99,不上不下的,就是突破不了百位,神奇得很!”另外那位老人以一种苍迈洪深的口气回应道。
“按理说你儿子可是正经八百的三甲中医科主事大夫,这点小事儿也调理不了?!”发问的那个老头笑着回应道。
“医者难自医嘛!小乐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