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对账单(下)(3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601 字 3个月前

找虐么?

非正式会晤结束后,林天帅向朝廷急报,阐述当前的最新形势。

不出意外的,兵部代表朝廷向林天帅授权,是战是和可临机决断,不过最后结果需要朝廷批准。

这就是朝廷中没有人掣肘的好处,如果不是首辅和兵部尚书都是自己人,林天帅还未必敢放心入朝。

而倭军总大将德川家康在得到“可放行一船”的允许后,派了浅野长政坐船回国,向丰臣秀吉禀报情况。

甚至浅野长政回来的速度,比大明朝廷的授权旨意更快。

毕竟从釜山过了海就到九州岛,而丰臣秀吉最近正好在九州岛名护屋城。

“太阁可有命令?”德川家康迫不及待的对浅野长政问道。

浅野长政回答说:“太阁有令,可以与明军议和。

但要达成两个目的,一是让剩余兵将回国,二是被俘虏众将被放回。”

德川家康闻言松了口气,太阁能清醒过来,认清现实肯退兵就好。

他就怕太阁继续疯批,让他们在釜山死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估计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太阁侧室怀孕了,太阁注意力开始从朝鲜移开,期待新继承人诞生。二是被打怕了,太阁也彻底失去了信心。

“有劳了。”德川家康点了点头说,“明日就帮你联系明军,或者你直接去明营。”

浅野长政脸色古怪的看着德川家康,“太阁还有指令,由大纳言负责谈判并签押。”

德川家康:“.”

太阁不但清醒了,而且还踏马的太过于清醒了!

他派浅野长政回国去禀报情况,显然是让浅野长政代表太阁谈判的意思。

浅野长政作为丰臣家的家老笔头、首席家臣,绝对有这个资格出面与明军进行谈判。

结果太阁这个该死的,死活赖上他德川家康了是吧?

可以想见,要想达成目的,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签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

让他德川家康出面签约,岂不等同于让他德川家康背锅,甚至承担骂名?

太阁你想要剩余兵将回国,想要被俘众将被放回,很明显是为了重新收拾人心。

但这黑锅和骂名,一定要他德川家康来分担吗?

可以说,征朝惨败肯定让太阁威望大失,所以太阁才会想着拉他德川家康这个“天下第二人”一起“下水”,要丢人就一起丢人?

浅野长政微微躬身,点头示意道:“有劳了,能否将大家都平安带回国内,就靠大纳言了!”

德川家康还能怎么办,只能一边在心里咒骂太阁生个儿子就夭折,一边愤愤的派人去明营联络。

只怕见林天帅一次,就要折寿五年。

但他目前又没有能力反抗太阁,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命令了。

又过数日,金海城外,还是上次会晤的地方,林天帅和德川大纳言第二次会晤。

这次双方都得到了授权,随时可以先订约签字了,所以谈判现场正规了许多。

现场搭起了帐篷,设置了桌椅,还各自有书手在旁边记录。

林天帅坐在定制的大交椅上,主动开口道:“关于我上次列出的账单,大纳言没什么意见吧?”

德川家康回答说:“完全无法同意。”

林天帅也不着急,又问道:“哪里不能接受?

德川家康说:“不接受以大米为赔偿形式,不能接受以石为赔偿单位!”

林天帅强调说:“这是尊重你们的财政习惯!”

德川家康辩解说:“这就像养孩子,既想让他成长,又不给他喂养,最终的结果就是竭泽而渔!

贵国有句古话是,民以食为天。大米于我国而言,乃是性命之根本,完全无法作为赔偿物支付与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