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升至空中,465名海军军官学校的军官生们身着礼服,腰别短剑行着英式的军礼,目视着三色旗升至艹场桅楼台楼桅杆顶部,开学议式并未在能够容纳两千名学员的海军军官学校的大礼堂内举行,可庞大的学校以及可以容纳两千名学员的教室、宿舍、大礼堂,无不表明着这所学校的雄心,而这所建于横水洋上册子岛上的海军学校,不仅代表着未来中国海军雄心,同样海军的精神也将从这座曾经的荒岛上开始。
什么是海军的战斗精神,它的精髓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见敌即战。不畏强敌、不惧牺牲、勇于挑战强大的对手,即使明知不敌也要毅然出击、战斗到底,以牺牲和鲜血摧垮敌人的和意志。在历史上,在最后的关头海军往往比陆军表现得更加坚定顽强、更加具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兹委任陈绍宽、李国堂、佘振兴、吕德元、许凤藻、杨启祥等465名为海军军官学校学生,本海军军官学校,虽于今年创立,然欲于此地复海军之精神,诸位皆为海军军官学校一期学员,望诸位从今天起,就要以海军军人来要求自己,以为将来树立册子岛精神之典范,把自己培养为中国海军未来的优秀军官。军人的唯一目标是善战能胜,……望诸位在未来四年间,严律已行,树册子岛百年精神之典范!”
萨镇冰的致辞并不算长,在他从桅楼上下去之后,乘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册子岛参加海军军官学校开学仪式的陈默然走上桅楼。
穿着白色的军装,站在桅台上看着台下艹场的这些穿着藏蓝色海军服的年青人。从他们的严肃的脸庞上,陈默然依能感觉出,或许中国的海魂仍在,至少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了他们的身上年青人透出的朝气,在这朝气中或可感觉到一丝海洋的气息,仅仅只是一丝罢了,而这所军校就是激发、重铸他们身上的海魂。
十年建立陆军,百年建立海军。而耗费百年建立就是海军的灵魂,一支没有海魂的舰队即便是装备上最强大的战舰最终的结果也是葬身鱼腹,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北洋之后无海军”之词,指得正是在北洋战没之后随之失去的海魂,海魂失去了百年,即便是在百年后,中国海军找回自己的海魂了吗?
这是一个迷题!
曾经他靠着一个信念支撑着自己的海魂,现在呢?这所学校可以铸就中国的海魂吗?
站在桅楼上看着这群少者17、8岁,长者二十一二岁的年青人,他们是十省上万人中选出465名精英,陈默然盯视他们,首先行了一个军礼,陆军军礼不同,这个军礼是海军内的英式军礼。
“勿忘甲午!”
没有任何煽情的演讲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雪甲午耻!”
465名学员的嗓间嘶吼般的迸发出四字校训!也是他们这一代学员的使命,同样是国家对他们的期待。誓雪甲午之耻是每一名海军官兵的使命和梦想,十年来这个梦想一直在海军官兵的心头萦绕着。
看着台下海军军官生,陈默然满意的点点头,心中对这所学校的期待,甚至超过了陆军,陆军一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是海军,余光扫了眼台旁站着的叶祖圭、萨镇冰等人,在海容号上,陈默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闽系海军”,整个海容号上,几乎所有人都说着福建话,福建话就是海军的官话。
从左宗棠在马尾设立福建船政局,中国近代造船业由此发端。设立马尾船政局前后学堂,前者培育造船人才,后者培育驾驶人才。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清末水师建军的发源地。现在海军被闽人所垄断,上至部长、司令,下至士卒、杂役多为闽籍,闽系海军早已是成为中国海军的代名词。而所谓“闽系”,实际上又可称为“马尾系”,绝大多数人是受马尾船政前、后学堂教育后步入海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