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航海时代开启!(2 / 4)

吃肉的同时,朱瞻基也不会就这么看着他们坐大。

甚至于形成前几朝所存在的士族世家。

这种级别的存在,几乎就等同于后世的资本了。

虽然出现资本是这条路上必然会出现的。

毕竟想要发展,想要快速发展,利益就不能握在伱一个人的手中。

利益一分摊,类似于资本性质的存在必然会出现。

但还是那句话,有所赏,必有所制。

如果朱瞻基没有想好如何对待和制约他们的办法,他就绝对不会将这个潘多拉魔盒给打开。

而给予寻常百姓,给予真正民间利益,便是他对策中的一条。

通过朝廷所设立的钱庄,放贷给民间那些没有前期银钱储备的商会。

然后帮助他们形成一支支满足出海条件的船队。

当然,利用民间资本的崛起,给民间寻常百姓以阶级晋升通道,来对抗现有权贵,维持双方平衡,只是其中一条。

之后朱瞻基还会利用关税等等手段来制约。

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产业发展了,大头的利益依旧在朝廷的手中。

毕竟关税这个东西,要看你怎么定。

而在想清楚接下来一切情况的朱瞻基,自然也装作无意之间的举动,将自己想要将海上贸易的条件放宽,给予民间机会的想法,‘不经意’的透露给了朝廷的官员们。

伴随着朱瞻基的‘无心之失’,整个京城内部,瞬间出现了一场有关于海上贸易以及开设银矿的舆论风暴。

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毕竟这背后的利益太大了。

大到任何一个家族都不能视若无睹。

早在朱瞻基还是太孙的时候,他在改制了有关于税收的制度后,农耕,收购土地,已经无法再让那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大明朝的权贵阶层们躺着赚钱了。

他们想要赚钱的欲望,几乎已经爆棚了。

如今,终于是让他们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也是朱瞻基引导他们看到的道路。

所以,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后。

已经有无数人开始筹备这件事了。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哪里搞船只。

朝廷的船只不用想,民间也没有自己建造船只的船厂。

那怎么办?

只能是自家干。

并且,在所有人都想要出海的情况下,自己搞一个船厂,那不也是躺着赚钱吗?

船厂的大批出现,带动了无数寻常百姓的就业机会。

百姓们有钱了,周围的经济就会好。

也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就比如由朝堂售卖的土地。

船厂的建造,必然是要有一处合适地点的。

几乎能够被使用的,都已经被朝廷明码标价。

大量的资金流入到朝廷,朝廷利用这笔钱开始对港口码头周边的基础建设进行建造。

带动了就业,拉动了经济消费。

朝廷的税收又多了。

周围的基础建设也有钱了。

在朱瞻基的谋划下,这些出现的变化,渐渐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经济闭环。

而这些经济每流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和个人,就会给朝廷带来收益。

使朝廷始终处于一个占据大头的存在。

当然了,这是朱瞻基接下来要具体去办的事情,也是整个大明朝近期十年内主要做的大事。

但这一切,都还需要一个时机才能正式的拍板。

那就是全新货币的出现!

如果整个大明朝依旧还是处于一个白银黄金作为主要交易货币的时代,那么大量的黄金白银的流入,必然会对整个大明朝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